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引领作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农业领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贯彻落实依法治州文件精神,现将2022年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本部门(本系统)2022年行政执法基本情况
(一)全州共出动执法人员11636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9297个(次),立案调查各类农业违法案件597件,其中一般程序案件560件,简易程序案件37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查处案件9件,罚没款共计109.51万元。州级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件,4件行政许可案件。
(二)2022年4月收到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邮寄的关于提起对罗甸县农业农村局的《行政复议申请书》按照《中共黔南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员会关于印发<黔南州人民政府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南法治委发〔2021〕5号)文件要求,我局不再受理各县(市)人民政府相应部门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已将行政复议申请转送罗甸县人民政府依法处理。确保行政复议案件及时得到解决。
2022年部门未收到关于农业领域的行政诉讼案件。
二、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关情况
(一)制度建设情况:制定印发了《黔南州2022年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要点》《黔南州2022年度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黔南州禁渔期管理工作方案》《黔南州“中国渔政亮剑2022”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黔南州2022年长江禁渔系列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方案,为全年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指明方向,确保农业领域行政执法工作有条不紊得到开展,方案和文件颁发后,各县(市)及时根据要求组织开展工作,确保了农资、渔业、兽药等涉农领域无重大违法事件产生。
下发《黔南州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专项执法行动方案》,要求规范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及经营利用,严厉打击各类涉渔违法违规行为,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强化交界水域执法监管。
(二)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关情况。按照配足配齐、有效使用的原则,配置使用执法记录仪等相应设备,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要求所有涉农行政案件必须按照要求做好记录,确保案件证据得到及时固定、程序合法、实体事实清楚明白,通过该项制度的实施,提升了行政执法人员的自我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了行政行为。同时按照执法文书制作相关规定和要求,做到行政处罚案卷一案一卷、一卷一号,实现行政执法全程“留痕”。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平台”梳理权责清单行政许可25项、行政处罚176项、行政强制15项、行政检查20项、行政确认5项、行政奖励6项、其他类权力3项。对相关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救济渠道信息进行了公示。明确局办公室(行政审批和政策法规科)负责组织开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按照行政处罚法和贵州省农业厅发布的自由裁量基准,凡属于重大执法决定的必须要求履行法治审核制度,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确保重大执法决定更为科学、执法决定更为民主,执法决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适用裁量基准更为合理。充分发挥2名法律顾问在法制审核工作中的作用,通过法律顾问的参与,拓展了行政执法人员的视野,法治审核更为规范严谨,进一步提升了重大行政决策能力。对承诺办理的证明事项要求及时办结,在法定办结时限内尽量压缩办结时限,能实行全程网办的全部实现了全程网办,减少了行政相对人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三是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及时对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进行结果公示,确保行业监督、社会监督。
2022年全面梳理“三项制度”建设情况,通过梳理本部门具有关涉宅基地纠纷行政职能裁决事项一项。
(三)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情况。组织开展1次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共培训执法人员30人。积极主动争取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活动,组织全州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线上线下各类执法培训12场(次)。通过学习拓展了行政执法人员的思维,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增强了执法干部队伍的履职尽责能力。
(四)开展案卷评查和执法监督情况。为进一步做好我州农业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展现我州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的办案水平和能力,同时对我州行政处罚案件办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印发了《黔南州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2022年农业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活动的通知》并组织开展。参加部、省级案卷评查累计获评优秀案卷3卷(其中州级1卷,龙里县1卷,福泉市1卷)。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开展以案释法活动,共向省级报送典型案例5件,州级发布典型案例7件,实现违法案件查处一起、震慑一片、教育一方的良好效果,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执法在群众中的知晓率,树立执法为民,服务“三农”的良好口碑,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良好法治社会氛围。
开展执法监督8次,涉及农药、兽药、饲料、农机、化肥、渔业、种子等领域,涉及覆盖面100%,结合农时实际,加强组织开展春夏、秋冬季农资市场检查和专项整顿,加大检查频次,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进行。
三、行政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全州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短板弱项。一是执法人员老龄化严重。全州在编执法人员平均年龄较高,执法创新不够,开展一线执法工作体力不足,对信息化执法装备掌握不够,难以适应新时期执法工作需要。二是执法保障还有差距。执法经费和硬件保障不足,执法装备配备有较大差距,缺乏专业、精准、快捷的执法装备,对突发事件和涉及面广的重大案件应急处置能力不足。三是执法人员专业能力储备还不够。部分执法人员专业知识有待提升,在执法工作方面仍存在业务不够精练现象,缺少专业法律人才进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四是法制审核规范还有待提高。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作为对执法监督的机构,在法制审核规范性上还有所欠缺,审核标准不一,没有统一的审核程序和文书,法制审核人员对执法工作的指导力度还不够和统一,造成各地执法规范上不太统一。五是执法协作配合还不够强。未能较好厘清监管和执法两个工作之间的关系,存在以执法工作代替监管工作、执法和监管配合不密切的问题,监管执法协作机制还不够完善。
四、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保持“稳中有进”的工作基调,采取强劲有力的工作举措,紧紧围绕农民用药、用肥、用种等农资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江“十年禁捕”等相关工作要求,认真履职尽责,强化执法工作力度,力争向全省“排头兵”的目标挺进,为全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法治保障。
一是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加大开展市场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查处违法行为,在原有的基础上逐年提高案件的查处数量,全力为全州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二是强化农资市场检查。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为重点,突出春夏、秋冬季农资市场检查和专项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进行。
三是突出工作协调配合。认真执行区域联查、跨区协查、县际协作等制度,强化信息沟通、线索通报,扩大办案成果,努力做到一地发现线索,多地联动办案,切实做到深挖整个环节,规范多个企业,整顿一个行业。
四是完善执法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做好全州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健全州、县(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联动机制,深入开展执法检查、考核评价、案卷评查工作,建立完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黔南州农业农村局
2023年2月3日